



2025/07/29(二) ●一日一箴言
《增廣賢文》:177
隨分耕鋤收地利,他時飽暖謝蒼天。
【註釋】⑴隨分:依據本性,依本分,依時令。
【譯文】依照農時來耕種收穫莊稼,吃飽穿暖時別忘了感謝蒼天。
●【賞析】
人的成功,靠的就是天時地利人和。一定要在對的時間做對的事情,時間節拍不對,做事就很難成功。
當有收穫的時候,其實是很多方面的因素促成您有收穫的,有對應的人幫過您,又沒有天災人禍,才能獲得大收益。
「天時、地利、人和」出自《孟子·公孫丑下》,孟子曰:「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這段話的意思是孟子說:擁有好的天時,不如擁有好的地利,擁有好的地利,不如擁有良好的人和。 即使是三里大小的核心內城,或是加上七里大小的外城牆,四面圍攻,也攻不破。,四面圍攻,一定有遇到好時機的時候,然而還是攻不破,這是因為好地勢比好時機更重要。城牆不一定不高,護城河不一定不深,武器裝備不一定不堅固鋒利,糧食也不一定不多,但是卻放棄了,這是因為地利不如人和。」
這段話闡述了天時、地利、人和的重要性,並認為人和是三者中最關鍵的因素。它強調了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道理,認為得民心者才能得天下。
在任何競爭中,有利的天時不如有利的地勢,有利的地勢不如得到人心。它強調了「人和」的重要性,認為在任何事業的成功中,天時(時機、氣候)、地利(地理環境)和人和(人心、民意)都是重要的因素,而其中得人心,也就是人和,是最為關鍵的因素。
•天時:指有利的氣候條件,泛指時間上的有利因素,例如時機、氣候、機遇等。
•地利:指有利的地形地勢,泛指空間上的有利條件,例如地形、地勢、區位等。
•人和:指得到人們的擁護,上下同心、團結一致,泛指人的因素,是取得成功的關鍵。
這可由世界體運競賽中得見,往往主場隊能得勝,因為主場的觀眾最多,齊聲吶喊、打氣,為主場隊員健將們增加士氣,得到最後的勝利。
所以,不要以為手上收穫的這點就全是您的功勞,也有別人的功勞,也有天時地利人和的功勞。有環境的功勞,有佈道者的功勞,有平台先行者的功勞,所以常懷感恩之心。
人生於天地之間,與天地並列三才,應當時時感恩「天地君親師」五恩,感恩天覆地載,日月照臨,大地長養孕育萬物之恩、國家護衛之恩、父母養育之恩、師長啟慧之恩,將感恩之心融合於生活之中,例如用餐前舉眉齊,口誦:「感謝老母,無量天恩,無量鴻慈,無量大恩典」,就是彰顯對生命之源的虔誠禮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