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承2025年7月16日萍江竹刊電子報)
六、「八風」吹不動
說一個有關「八風」的故事,看完故事後想想自己,你就可以明白「善調伏自心」的難度。
宋朝的大學士蘇東坡,被貶到江北瓜州做官的時候,和金山寺的高僧佛印禪師是知己,經常談經論道。
有一天,蘇東坡靜坐禪定後靈感來了,做了一首五言詩,洋洋得意自認為很有禪定修持的境界,立刻叫書僮乘船從江北送到江南,呈給金山寺的佛印禪師欣賞。
蘇東坡詩云:「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
佛印禪師看過後,莞爾一笑,隨即在蘇東坡的詩上寫了兩個斗大的字:
「放屁」,再交給書童帶回。
蘇東坡一見大怒,立即過江要責問佛印禪師。
誰知佛印禪師早已大門深鎖,出遊去了,只在門板上貼了一付對聯,上面寫著:
「八風吹不動,一屁打過江。」
蘇東坡看後深覺慚愧不已,自嘆修行不如佛印禪師。
蘇東坡這首詩的意思如下:「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
①稽首天中天:「稽首」是頂禮膜拜的意思,「天中天」是指佛,佛是天中之天。
②毫光照大千:「毫光」指佛從眉間所放的光芒,「照大千」是照遍三千大千世界。「毫光照大千」是說釋迦牟尼佛的慈悲光芒,遍照於三千大千世界。一個太陽系裡面,有很多星球,組成一個「小世界」;一千個小世界,組成一個「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組成一個「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組成一個「大千世界」。由小、中、大等三種「千世界」所組成的世界,稱為「三千大千世界」。一個「三千大千世界」只是一尊佛所渡化眾生的世界。
③八風吹不動:蘇東坡自認為已經修行到「八風」吹不動的境界。
「八風」是佛教名詞,指別人煽惑你心境的八件事情:利、衰、毀、譽、稱、譏、苦、樂。
在《大智度論》裡說:「利、衰、毀、譽、稱、譏、苦、樂;四順四違,能鼓動物情。」這八件事情是擾亂你心境的總和。
「八風」就好像是八種「境界風」,能夠吹動人的心靈大海。當我們遇到順境的時候,就歡喜快樂;當我們遇到逆境的時候,就苦惱憂愁,都是因為這八種「境界風」在我們的心靈大海興風作亂。
「八風」詳述如下:
1.稱:各種對你的稱讚、讚美,你會感到滿心的歡喜。
2.譏:對你冷嘲熱諷,惡意中傷,議論你的長短,會令你感到羞辱,生起三丈無明火。
3.毀:對你毀謗中傷,使你信用受損。你會忍受不了,生起報復的心。
4.譽:讚揚你的貢獻,你會引以為傲,而沾沾自喜。
5.利:給你金錢物質,各項利益好處,令你感到滿足。
6.衰:當你的事業衰敗,所有的打擊,難免不使我們感到萬分的頹喪。
7.苦:面對各種煩惱的逼迫,折磨身心,你會深感人生是苦海。
8.樂:物質上的享受,感情上的滿足,你會認為那是人生快樂的享受。
④端坐紫金蓮:
蘇東坡自認為自己禪定的境界,已經能夠不被外境所動搖,如如不動,好像端坐在紫金蓮花台上一樣。
我們平時可以用「八風」來反省檢討自己的心境:
當我們遇到「利益、名譽、稱讚、喜樂」這四種順境時,我們會得意歡喜嗎?當我們遇到「衰敗、毀謗、譏諷、痛苦」這四種逆境時,我們會喪志暴怒嗎?
(續下期)
◎呂冬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