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安東彌勒山聖言量 1

20250821 安東彌勒山聖言量 01 scaled
679先聖語錄 01 1

2025/08/21(四) ●一日一箴言
《增廣賢文》:200
見善如不及,見惡如探湯。

【註釋】⑴湯:熱水、沸水。
【譯文】看見好人好事,唯恐自己趕不上;看到壞人壞事,就像手碰到熱開水一樣,避之唯恐不及。

●【賞析】
《論語·季氏》第十一 孔子曰:「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吾見其人矣,吾聞其語矣。隱居以求其志,行義以達其道,吾聞其語矣,未見其人也。」
孔子教人行善,善惡在於自己,絕不在他人。見人有善,我不如他,要如何?必須與他看齊。如者,就是看我不如人,各有各的長處。見不好的事,不必自己做,鍋裡的開水,一掀蓋子熱氣便受不了,見不好的事要如探湯不敢碰,趕快遠離一點。

我見過這種人,也見過他說這種話。隱藏起來讀書,如陶淵明,諸葛亮等都隱居求志,等時候到了,把自己的志向施展出來,要出來行義。志於道,志於修、齊、治、平。若周圍都是小人,不能施展,就隱藏不出來。所以我們要修善行善,向善看齊,要追趕人家的善行。

意思是趨善要很急切,避惡要很堅決,才能化為行動,日日掃除心靈的雜草,時時修煉道德的境界;常懷敬畏之心,不因蠅頭小利而鼠目寸光,不為榮耀光環而急功近利,妨害道德。

《韓詩外傳》中有云:「高比所以廣德也,下比所以狹行也」,即跟道德高尚的人相比,就有高的奮鬥目標,會使德行增進﹔跟落後的人相比,標準要求降低了,會使德行減退。因此「從善如流,嫉惡如仇」才能超脫懈怠墜落之心,學有所成。

「見善如不及,見惡如探湯」,是非分明、明辨善惡自然是好的,但同時也應該見賢思齊、見義勇為。對於善舉當然應該虛心學習,對於惡行卻不能只是避之唯恐不及,那樣只會使罪惡之行更加猖獗。

生活中,明哲保身也許暫時能讓自己全身而退,但是邪惡卻會因此而愈見壯大,將來對人們的威脅也是可想而知的。因此,我們應增強與惡勢力奮戰的勇氣,大家能夠團結一致,同氣相求,守望相助,化孤單為力量,為家庭、為社會盡己之力,掃除罪惡,到處展現光明。

●《增廣賢文》簡介:
《增廣賢文》是一種「民間諺語集」,為中國古代兒童啟蒙書目,又稱《昔時賢文》、《古今賢文》。其內容彙集了為人處事的各類諺語,充滿哲理,釋道儒各方面的思想均有體現。人稱:「讀了增廣會說話,讀了幼學走天下。」增廣即「增廣賢文」,幼學即「幼學瓊林」。書名最早見之於明代萬曆年間的戲曲《牡丹亭》,據此可推知此書最遲寫成於萬曆年間。後來,經過明、清兩代文人的不斷增補,才改成現在這個模樣,稱《增廣昔時賢文》,通稱《增廣賢文》。

備註:臺灣布袋戲《雲州大儒俠》時有引用《增廣賢文》的內容,戲中稱之為《昔時賢文》。

《增廣賢文》的內容有幾個方面,一是談人及人際關係,二是談命運,三是談如何處世,四是表達對讀書的看法,以有韻的諺語和文獻佳句選編而成,其內容十分廣泛,從禮儀道德。典章制度到風物典故、天文地理,幾乎無所不含,而又語句通順,易懂 ; 但中心是講人生哲學、處世之道。

●《增廣賢文》作者簡介:
作者一直未見任何書載,只知道清代同治年間儒生「周希陶」曾進行重訂,很可能是民間創作的結晶。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