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安東彌勒山聖言量 1

20250905 安東彌勒山聖言量 01 scaled
694先聖語錄 01

2025/09/05(五) ●一日一箴言
《增廣賢文》:215
千經萬典,孝義為先。

【譯文】所有的經典敘述的道理,忠孝仁義都是排在第一位的。

●【賞析】
「千經萬典,孝義為先。」,在儒家看來,孝道是個人修身養性的基礎。透過實踐孝道,個人的道德素養得以進一步完善。失去孝道,也就失去了做人的最起碼的德性。即使在今天,倡導孝道,對個人道德修養的促進仍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從家庭來說,實行孝道,可以使得長幼有序,規範人倫秩序,從而促進家庭關係和睦。家庭是社會組織最基本的單位,家庭穩定則社會安定,家庭不穩定則社會動盪。故此,儒家非常重視家庭的作用,強調用孝道規範並傳承家庭倫理關係。在今天,強調子女尊敬並贍養父母是同樣重要的。

面對孩子,父母始終都是一棵大樹,任憑風吹雨打,酷暑嚴寒,都毫不猶豫、心甘情願地庇護著自己的孩子。孝悌是中國文化的基礎,古人云:「百善孝為先。」一個人能夠孝順,他就有一顆善良仁慈的心。有了這份仁心,就可以彰顯孝德並利益許許多多的人。

漢朝司馬遷在《史記.五帝本紀》中,也記載了不少有關堯、舜的民間傳說。話說堯當皇帝時,把天下治理得非常好。他知道舜的孝行,也知道他的才能,便把兩個女兒娥皇和女英嫁給他,並將帝位禪(ㄕㄢˋ)讓給他。於是舜繼堯之後,也成了賢明的君主。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禪讓政治」。

舜自幼喪母,父親娶了後母,生下弟弟象。為了維持家計,舜很小就幫忙父親工作,但舜的父親寵愛後母和弟弟,竟然同意後母想殺害舜,好幾次舜都在父親和後母的陷害下死裡逃生,但天性仁義的舜不以為意,依然孝順父母、友愛弟弟。

舜是二十四孝中,以孝行感動天地而列為第一,他當上帝王後,仍封賞弟弟象,並且對父親盡孝道。舜在年老的時候,並沒有傳位給自己的兒子,他認為治水有功的禹才是最好的繼任者,所以傳位給禹來攝行政事。舜繼承堯的良善美德,都是禪位讓賢的聖王。他們統治時的富足安樂社會,也被後人稱為「堯天舜日」,成為政清人和、社會安定繁榮、太平盛世的典範。

千經萬典,都是以孝義為先,舜的仁孝德行,就是最好的闡述教材。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