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8月24日,宏世分壇慈心園青少年班,特別安排課程「金馬影展電影賞析」,帶班彭瑋珉學長分享了平常我們觀看影片,只是看過畫面大概知道畫面及劇情,很少看到影片想要傳達的意向與精神,而透過了解影片的設計,可以更容易解讀影片的意涵。
因此特別安排這堂課和大家一起來探討與解析,在課程中講師分享了金馬電影學院+影迷新世代及電影概論,透過講師與學員互動的過程,可以看出參與學員的觀影習慣及自身觀察力,進而來解析及理解影片語言意向傳達。
課程重點可分為以下幾個面向來表述:
◆分享鬼滅之刃金句:「我們總會覺得重要的人,理所當然會活明天,可那只是種願望…」,
此金句意涵著珍惜當下,不留遺憾。
隨後柏凱學長即分享自己近日聽到前公司的朋友,心肌梗塞就不在的實例,上午好好的,下午人就不在了,常常聽到無常但卻少了解到什麼是無常,知道這個消息真的是讓人感到無常無所不在,珍惜當下真的很重要。

◆講述自行播放電影及在電影院觀看的差異
在電影院觀看電影,能夠享受導演設計的沉浸式大螢幕、環繞聲響、黑暗的環境,以及獨特的集體觀影經驗,這是在家中無法比擬的。
電影院也提供不受干擾、專注於電影的環境,並讓觀影成為一種社交活動,同時支持電影產業的創作與發行,並在觀影過程中帶來情感的撫慰與心靈的昇華。
◆引用誠品電影院十週年 名人問答
台北金馬影展執行委員會執行長 聞老師天祥 :
在電影院最美好的記憶是什麼?
為什麼到電影院看電影?
可以擁抱黑暗,享受孤獨;又從啜泣笑語中,發現彼此。
如果銀幕可以連結每個孤島,電影院便等同整座宇宙。
◆引用hsphere專欄評論 鄭導演有傑
只是單純地喜歡從現實生活中暫時逃脫,逃到那個黑暗的箱子之中,等待放映機的光線亮起。在短短兩個小時左右的時間內、我有可能置身這個廣大世界的任何一隅,有可能成為任何一個人,體驗任何一個我未曾經驗的人生。對於小小的我來說,不只是透過電影增廣見聞,那甚至是一種獲得自由的途徑。
◆台灣知名影評人吳正桓曾說:「在黑暗電影院裡,唯一的光源就是銀幕,儘管四周都有人,彼此卻互不干擾,所有人的目光與注意力都聚焦在銀幕上的劇情發展,電影院把觀眾注意力完全集中在電影身上。」這是大銀幕獨特的魅力,讓觀眾沉浸於光影之間,專注感受電影帶來的震撼與情感共鳴。

◆後續進入講述到電影概論中電影五大元素(角色、空間、時間、物件、事件),角色設定當中有很多的元素舉例了「多啦a夢」大雄的設定以及為什麼會有這樣設定,故事的源起來自於大雄的曾孫世修,因為角色個性、家庭、社會環境設定等來傳述作者導演想傳述的意向與精神。
透過青少年觀影過的鬼滅之刃、火影忍者、海賊王、進擊的巨人…等相關動漫作品,來了解作者導演所設定的角色起源,所想傳達的精神,角色中每一次的成長,都激勵著觀閱者在現實生活中必須面對一關一關的成長,才能實現自己心中的目標與理想。
◎講師表示:非常感恩分壇教育組吳慧珊點傳師及青少年班的帶班瑋珉學長的邀課。影片中常會運用很好的題材反映在生活當中,需要透過了解與解讀和延伸,來與我們的青少年學員們探討分享,透過陪伴以及了解由影視作品進入學員們的世界,了解他們的想法以及感受,可以讓我們可以再一步的認識彼此。
感謝青少年學員及學長學姊們的護持,在短短飛快的兩小時,讓我們更了解影像語言的世界,透過共同的觀影拉近彼此間的距離,並分享自我觀點。期待未來還有和大家一起觀影一起探討影中議題以及觀影後的感受與分享。

參考文獻:
1.誠品電影院十周年 名人問答
https://meet.eslite.com/tw/tc/article/202307180004
2.hsphere 專欄評論 給電影院的一封情書:電影院裡的黑暗之光(鄭有傑導演)
https://www.hypesphere.com/news/18308
3.台灣光華雜誌 Taiwan Panorama 大銀幕的世界
https://reurl.cc/Qa2lpM
附件一
影迷新世代:https://www.goldenhorse.org.tw/academy/filmacademyplus/currents/
附圖一
看電影為何要到電影院?

※特別致謝:
1.台北金馬影展執行委員會執行長 聞天祥 老師
2.黑喜先生-未來敘事工場 彭啟東 老師
3.氧氣電影 瞿友寧 導演
◎宏世分壇教育組青少年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