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9/29(一) ●一日一箴言
《增廣賢文》:239
一字為師,終身如父。
【譯文】即使老師只教你一個字,也要終身像對待父親一樣尊敬他。
●【賞析】
古人將讀書當成一種事業,尊師重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對老師要懂得感恩。當你從另外一個人那裡,獲得了你不具備的一些知識的時候,即使是一字之師,也應該對別人心存感激,更不要說在成長過程中悉心教導過自己的各位師長了。
「一字為師,終身如父」是一句強調尊師重道的成語,意思是即使僅受教一日或一字,也應終身像對待父親一樣尊敬老師,這個成語最早出自《太公家教》,並因子夏對孔子的追思與祭拜而廣為流傳。
根據《史記‧仲尼弟子列傳》,孔子過世後,弟子子夏說了這句話,並在孔子墓旁守孝三年,以此表達他對老師深厚的感激和敬愛之情。大部分弟子 均結廬於孔子墓旁守孝服喪三年後離去,子貢感念師恩更是守孝六年以深沉緬懷對孔子的思慕情深,此思慕之情誼已遠超一般師徒之情了,同時子貢守墓期間,為整理孔子經典語錄和文獻付出相當大的心血,為後生們編纂《論語》提供了第一手資料,令人衷心感佩。
《太公家教》的起源: 該語最早出自西周姜太公所著的《太公家教》,原文強調弟子應以「束修」(即十條肉乾)等禮節來表達對老師的敬意,代表古代的尊師禮儀和倫理規範。
我們要有感恩之心,對「天地君親師」感五恩,感恩天覆地載,日月照臨,大地長養萬物,國家提供和平保護我們安居樂業,父母養育,師長傳道授業解惑,指引人生方向等等恩澤。
而我們要如何回報此恩此德呢? 如能謹遵「道之宗旨」所言:「敬天地,禮神明,愛國忠事,敦品崇禮。孝父母,重師尊,信朋友,和鄉鄰。改惡向善,講明五倫八德。闡發五教聖人之奧旨,恪遵四維綱常之古禮。洗心滌慮,借假修真。恢復本性之自然,啟發良知良能之至善。己立立人,己達達人。挽世界為清平,化人心為良善,冀世界為大同。」時時持用三寶,修持自己的內心清靜靈明,引領親友一起學道修道,就是最好的報答之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