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9/30(二) ●一日一箴言
《增廣賢文》:240
忘恩負義,禽獸之徒。
【譯文】忘恩負義之人,只能與禽獸為伍。
●【賞析】一個人受到恩惠,卻轉身做出不義之事,和禽獸沒什麼區別。
一般人都知道「受人滴水之恩,當湧泉以報」,更何況忘恩負義的人,簡直是禽獸不如!其實很多禽獸都有德行顯現,眾所周知的有:
雞司晨有信德;
犬顧家有義德;
烏鴉反哺有孝德;
羊羔跪乳亦有孝德;
虎毒不食子有慈德;
佛經中多有稱頌動物界之護法者,例如龍王有大威力,為佛、菩薩的守護者;
象在佛教中是高貴的象徵,常以象王來譬喻佛的舉止如象中之王。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中說,佛有八十種好,進止如象王,行步如鵝王,容儀如獅子王。行步安平,猶如牛王。
《無量壽經》中記載,菩薩猶如象王,因其善調伏之故。
《法華經》中則以牛車來比喻菩薩乘,以大白牛車來比喻佛乘——大乘妙法。
禪宗則以牛來比喻眾生的心,如著名的十牛圖,即以牧牛為主題來代表修行的十種境界。
廣欽老和尚於1947-1964年間在台灣多次入定,並以山林中的野生果子果腹,時日久了有虎皈依、猴獻果之奇事。
以上種種事蹟可以證明動物亦有靈性,會報恩,行義舉,所以生而為人,不知感恩圖報反而恩將仇報,忘恩負義之徒,實在是連禽獸都不如呀!
感恩不一定要直接回饋到原施恩者,一般人都知道:「施恩不望報,受施慎勿忘」的道理,受施的恩情與恩德可以心心念念不敢或忘,如能將感恩之心化為去幫助其他更需要幫助的苦難人,其意義更為深遠。
●《增廣賢文》簡介:
《增廣賢文》是一種「民間諺語集」,為中國古代兒童啟蒙書目,又稱《昔時賢文》、《古今賢文》。書名最早見之於明代萬曆年間的戲曲《牡丹亭》,據此可推知此書最遲寫成於萬曆年間。後來,經過明、清兩代文人的不斷增補,才改成現在這個模樣,稱《增廣昔時賢文》,通稱《增廣賢文》。
《增廣賢文》的內容有幾個方面,一是談人及人際關係,二是談命運,三是談如何處世,四是表達對讀書的看法,以有韻的諺語和文獻佳句選編而成,其內容十分廣泛,從禮儀道德。典章制度到風物典故、天文地理,幾乎無所不含,而又語句通順,易懂 ; 但中心是講人生哲學、 處世之道。
●《增廣賢文》作者簡介:
作者一直未見任何書載,只知道清代同治年間儒生「周希陶」曾進行重訂,很可能是民間創作的結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