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安東彌勒山聖言量 1

20251007 安東彌勒山聖言量 01 scaled
726先聖語錄 01

2025/10/07(二) ●一日一箴言
《增廣賢文》:247
一日春工十日糧,十日春工半年糧。
疏懶人沒吃,勤儉糧滿倉。

【註釋】⑴春工:春季造化萬物之工。此處指春耕勞作。
⑵疏懶:懶散。
【譯文】一日春耕可收穫十天食用的糧食,十日春耕可收穫半年食用的糧食。懶散的人常會缺衣少食,勤勞節儉的人則會吃穿不愁。
●【賞析】
抓住時機是十分重要的。「一日春工十日糧,十日春工半年糧」,耕種的時機是至關重要的,如果錯過了春耕的最佳時機,那麼收穫就會大打折扣。

傳說神農氏開始研究農耕並依據節氣來安排農事,歷代先民再根據太陽運行規律與農耕經驗累積的結果制訂了廿四節氣,幫助後世農民規律的播種,西漢時由鄧平等人制定《太初曆》正式將節氣確立並納入曆法。
透過節氣,農民可以在特定季節與氣候條件下適合耕種、生長,從而提高農作物的質與量。例如立春,中南部地區已插秧、又如「春分前好布田,春分後好種豆」,清明種節瓜,穀雨種冬瓜等等。

不僅種地,做其他的事情也是同樣道理,如果沒有一點勤奮精神的話,成功就是無稽之談。但是,在勤奮的同時掌握住時機也是十分重要的。一個人其實就如同一片田地,少年時代的學習就如播種灌溉,青年時代的奮鬥就是滅草除蟲,中老年時期的事業成就正是秋季的收穫。如果錯過了耕種的時間,收穫就會大打折扣。
因此,能否抓緊自己的青少年時期非常重要,只有在這時打好基礎才能在將來收穫更多的成果。

「疏懶人沒吃,勤儉糧滿倉。」,這就是人們常說的「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想要收穫成果就要先播種耕作。

唐詩精選李紳所著《憫農詩》有一句:「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飧(ㄙㄨㄣ),粒粒皆辛苦。」說明農夫的辛苦。
《朱子治家格言》中的「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也說明農家的辛勞。
我們每日三餐,都要感恩農人、菜販、烹飪前賢及家中慈母,每天為我們打理餐點,還要注意營養均衡、色香味俱全,我們除了心存感恩,更要化感恩為行動,幫忙洗切或善後,口說感恩之語。讓所有為我們服務的人都感受到善的回報。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