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念天恩師德,祖師鴻慈,厚德大帝聖靈護佑,感恩前人及各位點傳師慈悲,這是後學第三次來到印尼這片土地了,每一次來,心裡都是滿懷著感動。

◆每次來到印尼德尊佛堂,總是讓後學感受到滿滿的溫暖。
對後學來說,這裡不僅僅是一座佛堂,更像是後學的第二個家。每一次踏進佛堂,就好像回到心靈的港灣,讓人心安,也讓後學一次又一次找回修辦的初心。這一次,我們預計開設明道班,並舉辦一個小小的夏令營。
因為安設了佛堂,每天一到夜裡,道親自然會回來報到,先是彼此寒暄問候,接著一起享用素食晚餐,一起讀經、辦道,然後專心聆聽點傳師分享道的意義。
那種氛圍,真的就像一家人,彼此緊緊相連,佛堂成了最熱鬧、也最溫馨的地方。


◆在夏令營活動中,我們特別設計了一個小環節,帶著小朋友親手製作御飯糰和吐司造型的小點心。
最後邀請父母們一起進場,讓孩子們先為父母叩拜,表達對養育之恩的感謝,再親手奉上一杯茶,並餵一口剛剛完成的小點心。
那一刻,不只是遊戲,而是真誠的實踐。
當下,看著孩子和父母眼中閃爍的淚光,讓後學深深體會到─「孝道」就是修道的根本。



◆這一趟,讓後學深刻體會到—道與生活,是環環相扣的。
因為後學看到印尼的道親們,恭敬地來到佛堂,懂得禮佛、守持本心。
而這也提醒了後學,修行不是要我們脫離生活,而是要在日常裡,一點一滴去實踐。原來,道就在我們的言行裡,就在一次次禮佛、一次次自省中。
每天晚上我們都會請點傳師一起座談,檢討每天的過失,討論隔天要加強什麼。韋點傳師跟我們說,有一次他在出國前向上天發願,一定要完成任務,可是一路走來,他也遇到了不少考驗。
聽著聽著,後學心裡真的很難過,後學突然意識到,我們常常忘了,點傳師其實和我們一樣,都是凡人。我們總是只想著「跟隨」,卻忘了應該要「分擔」點傳師肩上的使命和重擔。這一刻,後學才真正明白:修辦的路上,跟隨之外,更要學會承擔。



◆雖然這一次的任務沒有全部完成,但韋點傳師依然很樂觀,安慰我們說:「這是因為上天要我們持續再來,繼續廣渡更多有緣人。」聽到這句話,後學從愧疚轉為堅定,也明白修辦不是一次交差,而是一條要持續走下去的路。
而在于立蓓點傳師身上,我們也學到了包容與教導。不管是辦道、掛號,還是整理佛堂,于點傳師都會細心告訴我們,這些事情背後真正的意義是什麼。有時候還會穿插小故事,讓我們在笑聲中領悟。
(待續…)
◎尊勇區 高露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