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10/29(三) ●一日一箴言
《朱子家訓》:8
祖先雖遠,祭祀不可不誠;
子孫雖愚,經書不可不讀。
【註釋】遠:指過世多年、年代久遠。
【譯文】祖宗雖然離我們年代久遠了,祭祀卻仍要虔誠;子孫即使不諳世事,教育也是不容怠慢的。
●【賞析】
「祖先雖遠,祭祀不可不誠」,強調了對祖先的敬仰之情。無論祖先已經過去多少年,在世的人都需要傳承和感恩。
「子孫雖愚,經書不可不讀」此句強調了教育的重要性。無論後代是否聰明,教育都是不可或缺的。只有透過教育,後代才能獲得知識、技能及良好的道德修養。
關聖帝君聖訓:「敬天祭祖,慎終追遠;飲水思源,孝親尊師。」此聖訓正是告誡我們:祖宗雖遠,祭祀不可不誠;子孫雖愚,經書不可不讀!做人處事要能問心無愧、感恩不忘本,才是趨吉避凶、改變命運之法。
祖宗雖然年代久遠了,祭祀卻要虔誠的舉行;子孫雖是笨拙的,四書五經卻要誦讀,並要把其中的「微言大義」,記在心裏,做為處世的方針。
《中庸》第十六章 子曰:「鬼神之為德,其盛矣乎!視之而弗見,聽之而弗聞,體物而不可遺。使天下之人,齋明盛服,以承祭祀,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
〔解釋〕孔子說:「陰陽鬼神之德用,充塞宇宙,變化微妙,莫測高深,偉大到極點。凡夫想看也無法看見祂的形象,想聽也無法聽到祂的聲音,但妙的是,竟能體恤萬物,極盡造化之功來照顧萬物,一切萬物生生不息而離不開祂。由於祂盛德的感召使天下人都以齋戒潔明的誠心,並穿上祭祀的莊嚴大禮服(明服)去行祭祀的大禮。祭典時肅穆莊嚴的氣氛,彷彿到處充滿聖靈的流動,更使世人深深感到至誠的偉大,靈氣四披,環繞上下左右,須臾不離。
以孔子所言,正是教導我們祭祀祖先,要有「敬神如神在」的誠敬肅穆,定能感召列祖列宗環繞在我們的周圍,並以慈愛祥和之氣來護庇我們這些後代子孫。
同時亦可見「道」的本體雖是至隱至微,無形無相,但祂的功能卻是至大至顯,例如春夏秋冬四時運行,萬物生養不息,宇宙現象,皆離不開鬼神陰陽的造化,而自生自成。
沒有祖先建立家園,何來我們這些後生晚輩? 感恩生命的起源,世代的交替,無論是多麼久遠的先祖,都是我們誠敬祭祀的先人,是我們生命的源頭,良心本性的生發之所由,這種感恩要永永遠遠的傳承下去。因此,子孫無論資質如何,賢愚優劣,我們都應以聖訓賢文及四書五經教導後代,給予啟蒙、給予德育,將來才能以賢補愚、以德化劣,變化氣質,讓子孫都能成為正直賢德之人,更不會走上歪路邪道,而能夠堂堂正正做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