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中華宏宗傳統文化推廣協會提供

S 3973390 0

感謝上天的慈悲恩典,感謝前人及總壇高經理的慈悲,感謝中華宏宗傳統文化推廣協會的苦心安排,感謝尹老師的無私分享與指導,讓後學有機會參與及完成家庭教育指導師的課程培訓;在經歷了懵懂的報名、歡喜的參與、認真的準備、緊張的演繹、最後圓滿的結訓,心中只有無限的感恩與法喜。

S 3973388 0 scaled

在現今這個科技大展、資訊爆炸的時代裡,親子關係往往是緊張的、親子溝通常常是缺乏的,父母與子女之間可能因為太過於沉溺在自己的世界裡,形成了互相矛盾、彼此猜疑狀態,漸漸的失去了傾聽與分享,取而代之的是打罵與管教,而『家庭教育指導師』的課程正是改善這種關係的葵花寶典,讓我們能夠學習在親子關係中如何回應、讚賞、傾聽、善解與接納,這是父母與子女需要共同學習的學問。

S 3973391 0
S 3973389 0 scaled
S 3973387 0 scaled

結訓不是結束,而是另一個學習里程的開始,無比的榮幸能夠接觸與學習『家庭教育指導師』的課程,也希望能夠繼續在這個領域學習與貢獻。

S 3973386 0 scaled
S 3973384 0

LINE ALBUM 20250412第二屆家庭教育指導師培訓 250413 10 0 0

感念天恩師德,感謝前人及各位點傳師的用心提拔,感謝尹老師用心安排課程,無私的分享與指導,一開始參加「家庭教育指導師」課程,心裡以為只是培訓結束後去教導孩子。雖然後學目前還沒有小孩,但後學帶著期待與好奇來學習,沒想到這堂課帶給後學的,不只是知識,而是一場心的洗滌。

IMG 0871 0 0 scaled

後學其實一直很害怕溝通,因為常常不小心就說錯話,傷到別人,尤其是對自己最親的人,往往語氣最急、話最重。明明是最愛你、最在乎你的人,卻反而最容易被你傷到。有時說完才後悔,但來不及收回的話,卻早已刺進心裡。

久而久之,開始選擇沉默,或是強忍著情緒不去表達。但後學知道,這樣的自己,無論對自己或他人,都不是健康的狀態。這堂課讓後學慢慢理解,溝通不是壓抑自己,也不是一味地迎合別人,而是勇敢地說出感受,並用溫柔的方式讓對方也能聽見。

20250412 指導師 250412 72 0 0
IMG 1173 0 0 scaled

我們總以為家是講道理的地方,但其實不是。家不是用來「講道理」的,而是透過「溝通、愛與包容」彼此理解、彼此靠近的地方。因為真正重要的,不是誰對誰錯,而是我們願不願意好好地「說」,也願意好好地「聽」。

這課程不只是親子的溝通,更深入探討了伴侶關係、家庭成員間的相處,甚至延伸到職場與朋友之間的對話方式。在這個生活壓力龐大的時代,我們常常身心疲憊,許多時候,只想「別人能先懂我一點」、「不要再被誤會」。但真正的溝通,不是等著別人先理解,而是學會如何表達、如何傾聽。

20250412 指導師 250412 91 0 0 scaled

這堂課也教會後學:勇敢說出自己的感受,不必委屈自己,也不需傷害對方;學會站在對方的立場,用同理心去靠近彼此的情緒。即使現在還沒有孩子,這段學習卻已經深深改變了後學。它讓後學在職場更懂得處理衝突,在人際關係中更能保持理性和界線。

溝通是一門藝術,說話不難,但說進心裡、說出尊重,才是最難的功課。

最想感謝的是這堂課的老師,不只是課程內容扎實,更用滿滿的用心與耐心,一步步帶領我們看見自己、理解他人。謝謝老師無私的分享,讓後學在這段旅程中獲得滿滿的力量與啟發。未來後學也會持續學習,把這份改變與體會,慢慢影響身邊的人。

不敢說現在的後學因為學習就變得更棒,但後學知道自己正在努力,正走在一條不斷前進、越來越好的路上。因為我們終究都想成為那個:說出口的話,是愛,而不是傷。

20250412 指導師 250412 107 0 0

感恩上天的慈悲,更感恩高維陽主席及尹彥人老師給予我們學習的機會!“家庭教育指導師培訓”顧名思義,是為了幫助家長們成為能協助更多家庭的橋樑。課程目標在於促進父母與孩子之間的理解,化解家庭衝突,引導每一個家庭邁向幸福。

IMG 0524 0 0 scaled

第一屆課程主要以家長為對象,而這一次特別開放,讓我們這些尚未組織家庭的年輕人也能參與其中。八堂課下來,後學雖是線上參與,但仍深深感受到每位講師的用心與真誠。剛開始確實會疑惑,自己還未成家,為何國豪經理如此鼓勵我們參與,還親自陪同上課?但隨著課程深入,後學慢慢體會到:這不僅是為家長準備的課程,更是非常適合我們年輕人的一堂人生課。

LINE ALBUM 20250308 線下班照片 250416 60 0 0

為何這麼說呢?課程中講解了許多與孩子溝通的方式,我們可以運用在青年園地的孩子們身上,也可以與家中弟妹溝通時實踐。而關於夫妻相處之道的部分,雖然後學目前尚無伴侶,但也從中學會了如何與道場中的每一個人和諧相處。若我們把每位共事的同道人當作生命中的“伴侶”般看待,重視彼此的優點,包容彼此的不足,不也能營造一個更溫馨、親切的修辦環境嗎?

IMG 0727 0 0 scaled
IMG 0706 0 0 scaled

當然,有時會覺得委屈,尤其當自己學得越多、看得越透。但後學相信,只要願意先改變自己,慢慢地影響他人,就是一個很好的開始。這份願意自我提升、帶動他人的心,也正是後學期許自己成為的模樣。更重要的是,這份學習將會成為未來進入家庭生活的養分,為將來的相處打下良好基礎。

課堂中,尹老師的兩個故事尤其令後學印象深刻。
第一個是關於“有色眼鏡”的比喻:我們總習慣用自己的立場去解讀他人,把自己的想法套用在別人的行為上,結果容易產生誤解與衝突。

IMG 0651 0 0 scaled

另一個是“楓葉的故事”:主人在花園中發現一片美麗的楓葉,興沖沖地與傭人分享,沒想到傭人卻道歉說「我沒打掃乾淨」。主人的喜悅瞬間變成委屈——本是分享美好,結果卻被誤解為責備。這也提醒我們,有時別人的誤解,其實是我們日常相處中無意中給了他們錯誤的印象。因此,改變還是要從自己做起,即便受點委屈,只要能帶來正能量和學習的機會,那就值得。

雖然八堂課已結束,但後學深知,這只是一個開始。學習不是一朝一夕,而是點點滴滴的落實與實踐。後學也將繼續將這些課程中的智慧,融入日常生活與修辦當中,讓它成為後學的習慣,進而影響更多的人。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