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7/10(四) ●一日一箴言
《增廣賢文》:158
知音說與知音聽,不是知音莫與彈。
【註釋】
(1)知音:懂得音樂的人。比喻知己。
⑵彈:彈琴。此處比喻交談、談心。
【譯文】
知心的話,只能說給知心人來聽,不是知心人,就不要跟他談論。
●【賞析】
在人生的旅程中,要敞開心扉以誠相待,多交幾個知音,有了朋友路好走,有了知音心愉快。知音不在乎距離的遠近、年齡的懸殊、性別的不同,只要相知,哪怕在天涯海角,相隔千山萬水;且無論何時何地,依然可以感覺到對方的心聲與脈動,有一見如故、相見恨晚之感。
【歷史故事】伯牙絕琴
春秋時期,有個叫俞伯牙的人,他的琴藝很高超,得到很多人的讚賞。隨著名聲越來越響亮,就有很多慕名而來的人聽他彈琴,可惜的是,沒幾個人能聽懂。俞伯牙很鬱悶,天天長吁短嘆:「人人都說我的琴聲好聽,但卻沒一個人能懂得我的琴音,這年頭真是知音難求啊!」
有一年中秋的晚上,俞伯牙乘船來到漢陽江口。當時江面上風平浪靜,遠處是星星點點的漁火,天空中高掛著一輪明月。他見到這樣的美景後,便不由地坐下來,開始撥弄琴弦。他興致很高,一連彈了好幾首曲子。就在他陶醉於樂聲中時,琴弦卻突然「啪—」地一聲,斷了開來。俞伯牙心想一定有什麼人在附近,猛然抬頭,卻看到岸邊不知何時多了一個人,對他行了行禮,朗聲說道:「實在不好意思,打擾先生您了。我是這附近打柴的,經過這兒時,聽到您的琴聲無比優美,才過來一探究竟的。」
俞伯牙看了一眼對方,暗說:我這音樂就是那些精通音律的傢伙都不能弄明白,你一個砍柴的真能聽懂?鄉下人嘛,也就對雞叫之類的還比較敏感。想是這樣想,不過面子還是要做的。他隨口問對方:「你說我的琴聲好聽,不知道能不能聽出我彈的是什麼呢?」
那樵夫不假思索地回答:「您剛剛彈奏的是孔子誇獎學生顏回的曲子。不過,您在彈到第四句的時候,琴弦就斷了。」俞伯牙聽後,頓時眉開眼笑,急急忙忙地讓人把船划到岸邊,拉著樵夫走進船艙,說:「總算遇到一個能懂我琴音的人了,今晚我倆一定要好好聊聊。
那樵夫剛剛坐定,就看見桌上擺放的琴,不禁讚嘆一聲:「先生真夠厲害的,居然有瑤琴這樣的珍藏。要知道,這可是上古時候的伏羲用鳳凰棲息過的梧桐樹做成的,許多人連看一眼的福氣都沒有呢。」俞伯牙哈哈一笑,說:「我常嘆息世上知音難尋,沒想到今天晚上就遇到你了。既如此,我就再彈一曲助興。」說完,他就把斷了的琴弦接好,繼續彈奏。
樵夫靜靜地坐在一旁,聽著音樂,當樂聲變得鏗鏘有力的時候,他便輕聲說:「琴聲高亢,有巍巍高山之意。」當樂聲變得輕柔舒暢時,他又說:「不似高山,倒是好像流水潺潺。」俞伯牙欣喜無比,當即解釋說:「正是正是,今天有幸得遇知音,也只有這一曲高山流水才配得上你了。」
這一晚,他們二人越聊越投機。原來,這個樵夫叫鍾子期,家就住附近。俞伯牙邀他一同出遊,鍾子期謝絕了他的好意,說道:「我也想跟您一同四處遊覽,不過現在家裡還有父母要我孝敬,恐怕不太方便。」俞伯牙沒辦法,只好和他相約來年中秋兩人再在這兒相見。之後,兩人還結拜為兄弟。伯牙又贈黃金給子期,說是代為孝敬伯父母之心意。才依依不捨地離開。
一年後,倏忽又到中秋,俞伯牙依約而來。結果左等右等,都等不到鍾子期。他著急了,第二天便上了岸,準備在附近打探一下對方的消息。當他遇到一個老人,問對方認不認識鍾子期時,老人頓時淚流滿面地回答道:「我就是鍾子期的父親,他前不久病死了,今天恰好是百日祭奠,我正要去墳上看看他呢。」俞伯牙聽到噩耗後,驚呼一聲,昏倒在地。好半天,才幽幽地醒轉過來。老人在得知他的名字後,又說:「原來你就是我兒子心心念念的結拜義兄啊。她為了能與您暢敘出遊,在家苦讀詩書,精神太耗弱了,以至於病倒而亡,他臨死前,還說想再聽你彈奏一曲呢。因為跟你有約,就特別囑咐我,死後要把他埋在江邊,以兌現跟你的諾言。」
俞伯牙跌跌撞撞地來到鍾子期的墳前,痛哭不止,哭聲震天,引來周圍居住的百姓圍觀。他哭完後,又取來瑤琴,坐在墳前彈奏,琴聲哀婉有力,但駐足圍觀的人卻等他彈完了,大家都拍手叫好。俞伯牙很奇怪,就問老人:「我剛剛彈琴,明明哀傷不已,為什麼大家還鼓掌大笑呢?」老人回答:「他們都是鄉下人,哪裡聽得懂什麼音樂啊,無非就是湊個熱鬧罷了。」
俞伯牙又問:「那老伯您知道我剛才彈的曲子嗎?」老人搖搖頭:「我早年還行,現在年紀大了,聽力不好,聽不清楚啊。」俞伯牙滿面哀淒,仰天長嘆一聲:「果然,這世上能懂俞伯牙的只有鍾子期一人啊!」說完,便抽出一把短刀,割斷琴弦。接著,又舉起瑤琴,往石台上狠狠一摔,瑤琴應聲而碎。老人大吃一驚,連忙問:「好好的琴,你砸它幹什麼?」俞伯牙邊流淚邊說:「我彈琴只為尋一個知音,現在鍾子期已死,世上再沒有能懂我音律的人,我還有什麼必要彈琴啊。」從這以後,俞伯牙果真不再彈琴,高山流水也成為了絕響。
這個感人的故事可以說是千古流傳的佳話,也說明知音難遇,不是知音說什麼都是多餘的,不如不說還來得省心。能遇到知音是非常幸福的,要好好珍惜,同時自己也要努力成為對方的知己,精進不懈,互勉互勸互相鼓勵,互相成為良師益友才對得起這一生的摯友。
李敖有一段話很有意思,他說:「愛人是路,朋友是樹,人生只有一條路,一條路上多棵樹,有錢的時候別迷路,缺錢的時候靠靠樹,幸福的時候莫忘路,休息的時候澆澆樹。」朋友是來互相依靠、互相扶持的,更是人生中不可少的夥伴,朋友之中能有一二知己,則人生有貼心的益友來提攜勉勵,無論是最歡樂或最痛苦的時候,他永遠都在身旁陪伴。所謂:「人生得一知己,夫復何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