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安東彌勒山聖言量 1

20250717 安東彌勒山聖言量 01 scaled
644先聖語錄 01 0

2025/07/17(四) ●一日一箴言
《增廣賢文》:165
河狹水緊,人急智生。
明知山有虎,莫向虎山行。

【註釋】緊:緊湊。形容水流湍急。
【譯文】河道窄了水流自然就急,人處在危急時刻,就會想出辦法來。既然知道山中有猛虎,就不要再上山了。
●【賞析】
人生中,常會出現一些出其不意、始料不及的突發事件和難堪局面,需要隨機應變地去有效化解和解決,正所謂「河狹水緊,人急智生」。人有壓力才有動力,才能激發潛力,只要善於觀察、分析、判斷、作出正確的決策,問題一定能解決。

人往往在緊急的關頭,能夠激發出自己的潛能,做出平時做不到的事情。因為情急之時,思維會高度集中,大腦會高速運轉,迅速調動起自己的各種知識儲備,腎上腺加速分泌以應付突來的變故。因此每個人都不要低估自己的能力,沒有做不到的事情,只是許多時候我們都處於鬆懈狀態,不能像緊急時那樣快速調動大腦指揮各個部位的細胞行動起來罷了。

人的智慧有時候也是逼出來的。老師要逼你三天內把《滕王閣序》背下來,再三天把《岳陽樓記》背下來,再三天把《醉翁亭記》跟《陋室銘》一起背了。目標確定,並且定的高且嚴,那麼,你就會全副精力去背誦。曾文正公(曾國藩先生)曾說: 「做人做事要全副精力在此事上,最忌見異思遷,坐這山望那山。人而無恒,一事無成!」

「明知山有虎,莫向虎山行」,面對危險何必非要隻身涉險?明知道有危險,採用一定的技巧避開豈不是更好?偏偏要去做那闖虎山的莽夫,僥倖逃得性命,也是莽夫一個;若不能僥倖逃離,就白白喪失了性命。為何不用智慧,繞山而行,或者是乾脆不行呢?放棄該放棄的,有時候放棄也是一種智慧。

《論語・述而第七》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惟我與爾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軍,則誰與?」子曰:「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
〔解釋〕孔子對顏淵說:「受到任用便出來做事;得不到任用便隱居起來,只有我和你才能做到這樣吧!」子路問孔子說:「老師您如果統帥三軍,那麼您和誰在一起共事呢?」 孔子說:「赤手空拳和老虎搏鬥,徒步涉水過河,死了都不會後悔的人,我是不會和他在一起共事的。要和我共事的,一定是要遇事小心謹慎,善於謀劃而能完成任務的人。」

孔子在本章提出不與「暴虎馮河,死而無悔」的人在一起去統帥軍隊。因為在他看來,這種人雖然視死如歸,但有勇無謀,是不能成就大事的。「勇」是孔子道德範疇中的一個德目,但勇不是蠻幹,而是「臨事而懼,好謀而成」的人,這種人智勇兼備,符合「勇」的精神。
(附註:孔子回答子路的話會不會傷了子路的心?孔子因材施教,透露孔子的知人與對子路的期許。子路聞過則喜,能承受老師的直言。)

所以一件事情是否能事先規劃,確定「有所為,有所不為」,才是真正有擔當的精神。有把握則「有所為」,沒有十足的把握則「有所不為」,可以避免無謂的損失或傷亡,才是真正的智勇雙全,才是贏家。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