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安東彌勒山聖言量 1

20250809 安東彌勒山聖言量 01 scaled
667先聖語錄 01

2025/08/09(六) ●一日一箴言
《增廣賢文》:188
禮義生於富足,盜賊出於貧窮。

【譯文】生活富足了,有能力接受教化,才會懂得禮義之道,出現盜賊多是貧窮所致。

●【賞析】
「禮義興於富足,盜賊出於貧窮。」,這句賢文啟迪我們要加強物質文明建設,讓人民富裕起來,同時要推行分工與成果分享的政策,讓人民有所遵循,讓人民守望相助,共享發展成果。

漢.王符《潛夫論.愛日》:「孔子稱庶則富之,既富則教之。是故,禮義生於富足,盜竊起於貧窮。」宋.衞涇〈潭州勸農文〉:「姦宄起於貧窮,禮義生於富足。故願父老轉相告語,率其子弟勤身從事。」

〔解釋1〕孔子認為地方豐收,人民就會富足;人民富足,衣食無缺就要好好教育百姓。所以禮義是從富足的地方開始衍生出來的。而生活困頓,看到別人有自己沒有,就容易產生偷盜的念頭,沒有受過禮教,這個念頭就會變為行動,所以偷盜大多是因為貧窮所致。

〔解釋2〕偷盜及不好的行為大都是從貧窮的家庭來的,因為沒有經過教化,而有禮義教化的地方大多是生活富足之地。所以希望地方上的耆老長者,能夠轉告地方子弟們,率領年輕人要勤儉持家,努力耕作,禮義修身,傳承下去。

這句賢文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社會現象,人們只有解決了溫飽問題,才能更好地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倡導禮義,講究優雅,提高人文素質。當一個人生存遇到危機,吃不飽肚子的時候,禮義廉恥可能會淡化,古時許多落草為寇、佔山為王者大多是因為朝廷腐敗、民不聊生所致。

一個社會能否文明成風,禮義盛行,很大程度有賴於社會、學校和家庭教育。當然,「禮義興於富足,盜賊出於貧窮」這種說法也不是絕對的,也有一些富貴之人蠻橫無理、不懂禮義,反而有些家庭因為祖庭是以忠孝禮義傳家,就算再貧窮也不變節。其實這都是長久以來,古聖先賢所傳下來的教化產生很大的影響,大多數的人都能尊崇古訓,禮義教化,做到高尚的品格,只有少數人還未能改變習氣毛病,這些人也是我們要努力渡化的對象,使人人都能走上聖賢路。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