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8/11(一) ●一日一箴言
《增廣賢文》:190
君子安貧,達人知命。
【註釋】達:通達,賢達。
【譯文】君子能夠安於貧窮,賢達的人明白天命、敬畏天命。
●【賞析】
一個高尚的人能夠安貧樂道,是因為雖然他們生活清貧,但是他們更懂得人生和社會的哲理,他們懂得財富對生活的重要性,更懂得對生活條件的追求,要從實際情況出發,盲目追求和攀比是毫無意義的。
心胸豁達的人,能安於命運。唐.王勃《滕王閣序》:「所賴君子安貧,達人知命,老當益壯,寧知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
這段不凡的文字出於自稱三尺微命,弱冠書生的王勃之手,真是難能可貴,道出一位君子,能安貧樂道,到老都不移其青雲之志,故能老而彌堅,老當益壯,知命惜福,愛人戴物,感恩培德。這種人生,實在是滿足與充實的人生,也是豐盛與豁達的人生。
「君子安貧」指有德之士能以平和心態面對困厄境遇,保持道德操守;「達人知命」強調通達事理者既能認知命運規律,又能主動尋求改變。
【論語故事】陳蔡絕糧
《論語.衛靈公》在陳絕糧,從者病,莫能興。子路慍見曰:「君子亦有窮乎?」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
〔解釋〕孔子帶著學生周遊列國,到陳國時,因與陳蔡兩國沒有任何交誼,得不到奧援,又遇到吳國攻打陳國,師生一行人困在邊境動彈不得,所有的糧食都吃完了,七天吃不到一頓像樣的飯食,子路熬不住了,很生氣的質問老師說:「難道進德修業的君子 也會有困窮的日子嗎? 」孔子看到學生有的餓到生病,沒體力,爬不起來。他篤定地回答說:「有志於德業的君子,一生免不了貧乏困窮,窮是家常便飯,是正常情況,不是意外事件。想做君子 就要固守理想與道德,『道』絕不打折。至於謀食謀祿的小心量者,一窮就濫,驚駭恐慌,遇到障礙就想走偏路,鑽隙縫,縱使害道也無所謂。」
君子學道可能無恆產,但是有恆心恆志,如松柏之堅貞,是社會安定的力量,也是維護固有文化的棟樑。因此,安貧知命不是對社會規律的背離,而是對其更高層次的認識和領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