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安東彌勒山聖言量 1

20250827 安東彌勒山聖言量 01 scaled
685 先聖語錄 01

2025/08/27(三) ●一日一箴言
《增廣賢文》:206
清清之水為土所防,濟濟之士為酒所傷。

【註釋】濟濟:眾多貌。
【譯文】清清的河水為土堤所阻擋,多少志士豪傑為酒所傷害。

●【賞析】生活中總有一些事情不能盡如人意。「清清之水」為土所防,但是作為「濟濟之士」卻沒有必要藉酒消愁,以免失了志氣。

生命就像一條河流:發端於細微,逐漸壯大,中間有多少阻擋都不可預見,經歷各種阻塞困頓仍然一直奔流不停歇,最終奔流到海結局完美,也有的溪水耗盡支流,消失於地表。人是有感情的,遇到艱難險阻、堵塞困頓,很容易有人生出「不得志、散髮弄扁舟」之感;也很容易追求「千金散盡還復來、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及時行樂。殊不知「酒是穿腸毒藥,色是刮骨鋼刀」,多少英雄豪傑都將大好前途或即將到來的前途因酒色而斷送。

老子說「上善若水」:清清之水為土所阻擋,是外在的遭遇,不能全然掌控;但是水有其特質,有自己的使命及目標,他們百折不撓,即使「粉身碎骨」、分崩離析,也勇往直前,直至重新彙聚、奔流至海。即使滲透進土地,或蒸發到空中,依然是水,不改本色。我們在遇到艱難險阻、淹蹇困頓時,也要向水學習這種大無畏的智慧。「水之上善,誠為吾師」是日本長壽企業——法師旅館的經營秘訣。「水之上善,誠為吾師」這句話包含兩種含義:即「自發學習」和「向水學習」。每天凌晨6點多,長壽企業當家者在旅館講述法語,做人做事要「如水一般柔軟、自由、有力」。經營之神稻盛和夫也多次在講座中提到法師旅館和水的智慧,經營中也採用了「水庫式經營」,獲得了巨大成功。我們是否也能從中領悟一些道理呢?

其實老子在《道德經》第八章已經告訴我們水有許多德行值得我們效法:「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解釋〕最高的善像水一樣。水善於滋養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它停留在大家所厭惡的地方,所以非常接近「道」。得道之人應該如水一般,居處安於卑下,心境空靈靜默,與人交往有仁有愛,言語信實可靠,為政讓人人安居樂業,做事盡其所能,行動合乎時宜。正因為不與人相爭,所以不會帶來怨尤。

北宋蘇轍著有《老子解》,將水之七德解釋得很透徹,請參閱如下:
一、居善地:水避高趨下,未嘗有所逆,善地也。
二、心善淵:水空虛寂寞,深不可測,善淵也。
三、與善仁:水利澤萬物,施而不求報,善仁也。
四、言善信:水圓必旋,方必折,塞必止,決必流,善信也。
五、政善治:水洗滌群穢,平準高下,善治也。
六、事善能:水遇物賦形,而不流於一,善能也。
七、動善時:水冬凝春泮,涸溢不失節,善時也。

蘇轍在最後說:「有善而不免於人非者,以其爭也。」一個人即使擁有這七種美德,但若與他人相爭,那還是會受人非議。所以,「不爭」才是最高的修為,不要看那浪花爭先恐後,波濤洶湧,它們其實都是在趨往低處。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美酒當前,淺嘗則止,吟詩作對,傳為佳話,但是飲酒過量,酒能亂性,或出口傷人,或動手打人,則出糗鬧事,傳為笑柄。所以凡事有所節度,中規中矩,令人肅然起敬;反之就容易造成失禮失儀甚至於失態失德。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