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溝通是人天生的本性,嬰兒一出生就會溝通,他用各種方式傳達他的渴望跟需要,讓大人因此注意並且照顧來保全他的生存。但為什麼長大後,人與人之間在溝通上,卻那麼困難,甚至造成誤解?因為每個人的社會環境差異很大,也因此被教養的方式不同,故很難對事件有相同的理解。
為了避免不必要的誤解,以下幾點作為溝通前的參考:
- 微笑取代冷漠的態度。
- 記得對方的名字。
- 用讚美跟讚賞的力量。
- 激勵他人:給予崇高的理想。
- 同理心跟換位思考的練習。
- 認錯的能力,練習指正他人的錯誤,但不引起反感。
- 用放下取代放棄:守候等待相信,是人世間最美跟最深的愛。
相信笑容是人與人溝通很重要的非語言線索,很難說的事情,更要帶著笑容去慢慢地說,盡可能不要誘發對方的防衛,讓事情變得更難以推行。名字,是世界上最悅耳的聲音,沒有人不喜歡自己被記住,除非是有威脅性的環境,因此想要與人接觸,名字的熟悉不能少。
其實沒有人不喜歡被讚美,但為什麼我們給不出來,員工做對了,主管說:要是每次你都能這樣做就好了。這是讚美還是諷刺呢?其實,見人見智,但主管如果說:恩!這樣做很好。同樣的一句話,員工感受是否就不同了?因此用反問來讚美,不如改成直述句:你這樣做很好。簡單明瞭不會讓人多想。
激勵他人其實是在說當你想試圖說服他人而被拒絕時,你可以用激勵的方式去打動對方,以前有一個員工被派去客戶那邊說明公司的疏失,他非常恐懼,被罵是很不舒服的,他朋友跟他說:去吧!你只要想像當你被罵完了之後,公司因此可以繼續留住他,你也可以因此拿到獎金,假日帶孩子老婆出國去散心,想到這裡他就覺得好吧!我甘願,是的!要說服他人,你要訴諸更崇高的理想,才有機會扭轉一個人固執的想法。
同理心一定是溝通最基本的能力,我相信大家都知道什麼是同理心,最難的是情緒來的時候,還能同理的下去嗎?因此同理心前一定要先照顧好自己的情緒,不能勉強自己非同理他人不可,當然有餘力想要讓關係可以更好,發揮一下同理心的技術,你不只留住關係,其實!你也留住了你未來可以發展的好機會。
認錯的部分,那是關係當中最能扭轉乾坤的技術,很多人覺得認錯就等於我不好,殊不知那是以退為進的方法,因為雙方激烈衝突的時候,防衛心都很強烈,誰都不讓,該如何讓溝通繼續,關鍵的那個步驟就是誰先承認我也有錯,並且如實誠懇的說出自己的錯誤,讓對方有台階下,我記得我自己的工作經驗裡面,常常會遇到對諮商期待很高,卻遲遲得不到“速效”而生氣的個案,被罵的經驗常常有,我通常會先放低身段的說:我很抱歉,能力不足,讓你失望了。只要我願意面對我的不足,有責任的承擔起自己的部分,對方通常也會願意退一步,讓彼此還有繼續溝通的空間,當然認錯的前提是自己心裡是有支持力的,認錯並不是為了求饒,而是希望退一步讓對方鬆一點再來重新調整關係的技巧。
最後就是當以上溝通策略都無效,建議:放下,但並不是放棄。放下就是時時關注,卻不是控制。通常我們對孩子成績不好或習慣很差,會很想控制,當控制無效就開始批評,批評也不能的時候,就視而不見的放棄,這其實是對自己的照顧,但也因此真的就逃開為人父母的責任了,相反的放下則是仍然負起責任,時時觀察看顧,但卻不是為了要照顧自己的不安焦慮而去觀察,而是真心的想幫助對方,並且找到可幫忙的契機。
以上:重點是願意做才有用。真的做不到也歡迎您來諮詢室,我們一起聊出好關係,並且放下壞關係,找到新關係。
◎陳姵璇心理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