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安東彌勒山聖言量 1

20250912 安東彌勒山聖言量 01 scaled
701先聖語錄 01

2025/09/12(五) ●一日一箴言
《增廣賢文》:222
一毫之惡,勸人莫作;
一毫之善,與人方便。

【註釋】一毫:形容很細小、細微之物,有如一根細長的毛髮。
【譯文】即便最小的壞事,也要勸人不要做;再小的好事,都要給人行個方便。
●【賞析】
我們要做到「一毫之惡,勸人莫作;一毫之善,與人方便」。與人方便和幫助,也會為自己帶來一定的好處。即樂善好施既是利他行為,也是帶給自己快樂和幸福的泉源。

《聖賢嘉言錄》中,古代聖哲曾說:「保藏的東西不一定屬於自己,所享用的東西不再屬於自己,只有施捨的東西才真正屬於自己。」小惡莫為,小善必施,是做人的基本準則。與人方便於己方便,一家打牆兩家好看。

「保藏的東西不一定屬於自己」:
儲存或積累的財物,不代表就能永遠擁有。例如投資股票、購買珠寶或房地產,都存在風險,可能面臨虧損、失竊或被詐騙等情況,導致財富消失。

「享用的東西不再屬於自己」:
當我們消費或享用一件物品時,它很快就會被耗盡或失去,例如食物被吃掉,金錢花光。因此,享用的當下,它實際上已不再屬於我們,而是轉變為一種體驗或記憶。

「只有施捨的東西才真正屬於自己」:
透過布施(施捨)所付出的財物或資源,雖然一時看來是失去了,但其所累積的善因、福德和功德,卻是永恆且真正屬於自己的財富,能夠帶來長久的利益。

這句嘉言提醒人們,真正的財富並非在於擁有多少物質,而是透過利他行為(如布施)所累積的善德和福報。過度地佔有和儲蓄,反而可能失去這些寶貴的資產;而將資源分享給他人,才能真正獲得有意義且長久的價值。

而「一毫之惡,勸人莫作;一毫之善,與人方便」的意思,即使是微小的惡行,也應該勸阻他人不要去做,不要輕視它,因為這些微小的惡行,累積起來也會造成嚴重的後果。即使是微小的善舉,也要盡力去做,為他人帶來方便。這句話強調積少成多的道德觀念,鼓勵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善心,積累善行,對自己及家庭都會帶來善緣的效應。

人生在世,不可能離群索居,也不可能總是一帆風順。彼此相處,就算個個心地善良,也難免會發生磕碰和摩擦。譬如朋友間的誤會,同事間的糾葛,鄰里間的紛爭,夫妻間的爭吵等等。大小衝突是隨時都有可能會發生的,有了衝突,重要的是面對現實,化解它。若只是一味斤斤計較你錯我對,便是自尋煩惱,製造痛苦,徒傷感情,甚至結成冤仇,這是何等的不幸與不值啊! 何不學習放下,何況「冤家宜解不宜結」,人生沒有過不去的坎兒,只有轉不過來的腦袋。因此,稍微退後一步,就是海闊天空;忍一口氣,就是風平浪靜;事情一定會有轉機的。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