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安東彌勒山聖言量 1

20250921 安東彌勒山聖言量 01 scaled
710先聖語錄 01

2025/09/21(日) ●一日一箴言
《增廣賢文》:231
父子親而家不退,兄弟和而家不分。

【註釋】⑴退:衰退,衰落。
【譯文】父子和睦家道就不會衰退,兄弟團結就不會鬧分家。
●【賞析】
華人的家族觀,如同中華文化世代相傳。在國人心中,家族就如同一棵大樹,只有開枝散葉才能稱為繁茂昌盛,也只有保持一個統一的整體才不會分裂衰落。「父子親而家不退,兄弟和而家不分」,所要表達的就是這個道理。

在傳統社會,一般都是聚族而居或幾代共居,所以,兄弟子侄幾世共居的情況並不鮮見,「同居共財」也因之成為傳統家庭生活方式的一大特徵。

在幾世同居共財的傳統大家庭中,男性家庭成員共同享有家庭財產,除了房間的分配有長幼尊卑之分外,日用錢物一般按人頭分發。在傳統社會,這種兄弟同居共財的倫理要求,源自於傳統家庭經濟的內在要求及家庭家族長期穩定發展的需要。

在小農經濟的生產方式之下,家庭財富的累積並不容易,有限的家庭財產的累積往往需要幾個世代的努力。而兄弟同財共居,對於防止來之不易的家產的分割和流失無疑具有重要意義。且兄弟同居共財,有利於互相扶助,防止家庭、家族的分化,防止子孫沒落,以使整個家庭、家族長享富貴,至少不至於貧困淪落,衣食無著。

何況子孫眾多,如果有人能躋身仕途,那麼整個家族便「雞犬升天」,都會跟著分享榮華富貴。

《法句經》云:「居家事父母,治家養妻子,不為空而行,是為最吉祥。」
《無量壽經》也載:「世間人民、父子、夫婦、家室、中外親屬,當相敬愛,無相憎嫉,有無相通,無得貪惜,言色常和,莫相違逆。」果真家庭能如此,那真是人間吉祥事。以下有四點,提供做為建立「和樂家庭」的參考:

第一、上慈下孝,闔家和樂:
家不是光靠一個人的努力就能和樂,而是要全家上下一心,共同創建。所謂「同體共生」,家裡的每一個成員,更是彼此共生共榮,因此,要建立和樂家庭,上慈下孝,是每個人的責任。

第二、夫婦融洽,相敬如賓:
所謂「夫有義,婦有德」,夫婦同心同德,家庭一定融洽。但是假如夫妻相處不和,互相怨恨,這是兒女的不幸,受害的是整個家庭。因此夫婦雖然是不同個體,關係至為密切,無論人前還是人後,都要恩愛親暱,彼此尊重,才能建立良好的家庭關係。

第三、兄友弟恭,上下有序:
一個家庭,無論年齡大小,大家恪守本分,禮讓和諧,必能井然有序。
尤其兄弟姐妹之間要互相尊敬,如古人所云:「父子和而家不退,兄弟和而家不分。」彼此愛護,才能和諧融洽。否則兄弟鬩(ㄒㄧˋ)牆,只會造成父母的傷痛,削弱家庭的力量。

第四、敦親睦鄰,守望相助:
平時要與親人鄰居多往來,即使只是一個禮貌性的招呼、一點小小的物質結緣、一句讚美關懷的語言、一些好處利益的分享,都會回報到自己的身上,帶來善美的因緣。尤其現代人大都居住在社區裡,彼此關照更形重要,守望相助,就能遏止小偷、壞人的覬覦。人我相助,就是天堂;鄰里相敬,即是淨土。天堂就在自己家中,淨土就在居住的社區裡。

所謂「家和萬事興」,家人齊心協力、互助合作,自然家族興旺,財富聚集,更進一步樂施好善,廣結善緣,上天護庇,子孝孫賢,人人常保福壽康寧、身心安泰!

返回頂端